|
|
“吃”垃圾“吐”能源 “江北经验”支招垃圾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19/7/26 10:11:00] 阅读次数:682 信息来源:
近年来,宁波江北区抓住源头减量、分类清运、末端治理3个环节,坚持党建引领,做深基层自治,做精专业服务,扫除垃圾分类“死角”,有条不紊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5%,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8.3%,累计有180个小区14万余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5月17日,记者在位于江北区的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里看到,几台大型垃圾处理设备正在紧张作业。废弃的大件家具,园林垃圾等通过设备加工处理,生产出一颗颗看似不起眼的小颗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生物质颗粒就是回收的大件家具制成的,是可代替煤炭的新能源,根据能耗不同,这些生物质颗粒的价格在每吨400—800元不等。走访过程中,记者还看到了环保型砌块自动成型装备,这台设备除了具备传统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能力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等,配以适量比例的水泥,生产出各色精美花盆、砖块。
据了解,该公司位于江北庄桥街道九龙大道附近,占地约30亩,十年来专注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每小时可处理大件垃圾100吨,建筑装潢垃圾1000吨,一般固废垃圾50吨。负责人表示,公司最后选择在江北区发展,与这里开放的政策以及各种扶持离不开关系。“经过前期考察对比,这家企业在固废垃圾末端处置上能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了这个项目能尽快落地服务,前期我们统筹协调区多个部门,在项目备案、环保评估、道路运输等多个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帮助企业对接社区,入驻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江北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 近十年的垃圾分类专业服务工作,也让这家公司广受居民好评。墙上的一面锦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江北文教街道双东坊社区多是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是个难题,2017年的时候通过区政府对接协调,我们公司接手了社区垃圾的收运处理工作,将堆积了3、4年的垃圾都清理干净,居民们很开心,所以送来了这面锦旗。”
此外,餐厨/厨余垃圾也有了新的处理渠道。江北区在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宁大云创小镇及甬江达人村试点引进餐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开展源头减量工作。该机器采用微生物快速降解化水技术,在24小时之内便可以将有机湿垃圾进行分解,产生的副产品还可以再加工利用,配置成有机营养液灌溉植物。“餐厨垃圾等湿垃圾难以收运处理,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垃圾更是臭得没法接近,这台机器可以就地分解垃圾,解决了餐厨垃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垃圾分类这个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中,江北区始终坚持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通过社区自治主导、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等模式,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为好的企业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对接基层,让专业公司做专业事,更好地服务垃圾分类工作。”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新蓝网 记者 楼燕 通讯员 赵德成 沈剑定) |
|
宁波市墙体材料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浙ICP备13028572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山东路1888号嘉恒广场B座502室 邮编:315040 办公室电话:87751498 制作维护:方亿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