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9/11 10:59:00] 阅读次数:940 信息来源: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及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我省墙体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浙经信资源〔2009〕424号)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状况及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实际,编制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的推动下,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政策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超额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实施了多项省重大科技研究项目,生产应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272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80%,比“十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使用比例达到87%,比“十五”末提高44个百分点;关停烧结砖瓦窑企业2603家,缩减产能214亿块标砖,腾出占地6.48万亩;新增新型墙体材料企业663家,新增产能342亿块标砖;完成省部级科研成果8项。五年间因生产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累计节约土地16.63万亩,节能170万吨标煤,综合利用各类废弃物1.74亿吨,减少废气排放426.5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从总体看,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普通)砖的政策还未能执行到位,拥有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在行业中的比例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存在,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 (二)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有利因素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省生产总值年均将增长8%,公共和民用建筑及保障性住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测算,我省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将超过1.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实现低碳排放,依然是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题。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求墙体材料发展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要求大力设计使用节能型绿色墙材,现代建筑业要求发展以部品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特点的材料,住宅产业化发展需要提高住宅综合品质的要求,这将加快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以轻质高强、集成式、多功能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将逐步实现从产品结构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构建“墙材(建材)-墙体(建筑)一体化”系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二、“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总要求,以服务建筑、保护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综合利用为目的,以调整结构,改造提升,绿色发展,拓展应用为核心,以坚持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规划、政策引导为抓手,加大《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贯彻力度,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墙体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墙体材料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发展原则 ---坚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使用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废弃资源以及当地优势资源开发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鼓励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产品认定,规范专项基金管理,加强政策、标准引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坚持城镇新型墙体材料全面应用与新农村建设推广相结合,加大农村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步伐,结合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促进城市与新农村全面应用。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研发配套材料和技术,延伸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全面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提升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层次。 ---坚持分类指导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因地制宜,保证重点,逐步推进,达到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1、“十二五”时期具体目标。到“十二五”末,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350亿块标砖,生产比例达到85%,应用比例达90%,淘汰烧结砖生产能力80亿块标砖以上,5年预计累计节能80万吨,盘活和节地15万亩,综合利用各类废弃物1.5亿吨,新型墙体材料万块标砖综合能耗下降10%以上。 2、扶持发展一批优势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利废量大、节能效果好、技术���进的新型墙体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及装备重点企业。至2015年,新建省级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示范线15条以上,装备业占全国市场10%以上的份额,检验室设备产品占全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3、淘汰改造一批传统企业。按照《全省2010~2012年烧结砖行业整合改造控制计划》的要求,到2012年,完成关停20%烧结砖企业任务。在前一轮关停的基础上,根据政策要求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到2015年,全省烧结制品企业数控制在650家以内,比“十一五”末下降40%,力争60%的烧结制品企业采用废弃资源作为主要生产原料,通过整合改造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建立发展新墙材的保障体系。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品牌建设,深化产品标识管理,促进商标使用,创建地方新型墙体材料品牌15个以上。 三、“十二五”时期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工作和重点 (一)加快推进依法墙改监管力度。继续贯彻落实好《条例》,进一步巩固全省“禁实”“限粘”的成果,强化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管理力度,扩大粘土制品限止使用的部位和范围,力争到“十二五”末,设区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区)的城区禁止使用烧结粘土制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使用墙体材料的行为。 (二)加快推进农村新墙材全面应用。推进乡镇(街道)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目标责任管理,积极探索农村新墙材推广应用模式,研究制定不同类型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建筑应用的技术规程和配套措施,重点做好中心镇和中心村的“禁实”工作,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三)加快推进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 1、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鼓励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进入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重点支持一批利用地方优势资源、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提高生产集中度、实行规模化发展;继续扶持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先进,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带动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墙体材料的市场供应体系,建立“墙材超市”;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提升产品档次,鼓励规模企业、优质产品走品牌经营之路。 2、继续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做好产业布局,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我省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适时调整和发布本省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技术落后、耗能高、严重浪费资源、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影响环境质量和破坏生态的各类墙体材料生产项目。重点做好烧结制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认真贯彻执行JC982-2005《砖瓦焙烧窑炉》国家强制性行业标准,加快24门以下(含24门)轮窑的关停。 (四)加快推进墙体材料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广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实施对现有墙体材料生产线的改造,全面提升生产领域内的能效水平和环境质量;加快发展节能型绿色新型墙体材料,为建筑领域提供优质产品,满足绿色建筑的功能要求。重点实施烧结制品、加气混凝土砌块企业的余热(余汽)利用技术,积极探索施行隧道窑余热发电工程;大力开展窑炉风机节能变频技术和液压成型技术改造工程,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重点做好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造纸等工业污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生产墙体材料产品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五)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 1、大力发展具有部品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特点的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以适应建筑节能和“墙材(建材)-墙体(建筑)一体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利用粉煤灰、建筑废弃物、选矿废渣和脱硫(磷)石膏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各类墙板和保温隔热砌块;加大烧结制品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承重与保温一体、保温与装饰一体的复合保温砌块和装饰制品。 2、积极推广各类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配套技术和材料,推广新墙材应用中成熟的节点构造技术,复合保温隔热技术,防止热、裂、漏等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新型墙体材料相配套的专用工具、施工技术,大力推广各类新型墙体材料专用砌筑砂浆和提高墙材性能的外加剂。 3、强化墙体材料生产应用配套标准的制定,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与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完善新型墙体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体系,强化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实施及应用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及应用水平。 4、积极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与检测设备。支持烧结制品装备的研发及原料处理、真空挤出设备的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研制多功能混凝土多孔砖成型机,提高设备激振力;支持研制轻质板材成型工艺专用装备。 5、重点开展墙体自保温体系及新型墙体材料加保温材料的复合型墙体体系的研究;开展轻质节能砌块复合墙体的开发、轻钢框架结构相配套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四、“十二五”时期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墙改。完善制定与《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适时修订《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和《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等,明确法律责任,建立投诉和控告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全省墙体材料发展工作。鼓励并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推荐性标准的产品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完善新型墙材建筑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应用标准图集,制定并实施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二)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征收率,按规定执行征收标准,严格执行返退标准和程序,加快预收资金清理返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浙江省新型墙材发展重点,加大专项基金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多元投资新墙材发展领域,发挥专项基金导向作用。落实国家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抑制实心粘土砖生产的税收政策,提高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竞争力。完善烧结砖生产企业关停和转产政策,加大烧结砖产品的淘汰力度。 (三)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推广应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做到六个转变: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发展的转变、从低小散发展到相对集中规模发展的转变、从材料制造到制品制造的转变、从高碳生产方式到低碳生产方式的转变、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变、从天然资源利用向废弃资源利用的转变。鼓励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中的应用,鼓励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方式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生产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农村建筑新墙材应用范围。结合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要求和有利时机,对列入统一规划、连片建设、政府补助的中心镇、中心村以及旧村、危房改造项目实施重点管理,实现农村住房改造中的全面使用。 (四)建立协调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建立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大依法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监管网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各类新墙材企业的指导、服务。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不定期召开新墙材产品推介会和展览会,解决生产和推广应用之间存在的问题;加大产品质量督查力度,构建产品检测信息网络平台,发挥质量技术监督作用,防止不合格墙体材料用到建筑工程中;强化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制度,开展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检验室认定工作,限制低劣产品入市,规范生产与流通秩序;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制订和规范“行规”,防止不正当竞争。 (五)加强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对标活动,使重点耗能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或重点工序能耗明显下降,能耗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从而显著提高我省墙体材料行业的整体能效水平;积极开展烧结制品各种燃料烧成窑的自动化控制程度技术,推广烧结制品隧道窑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积极做好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制定工作,做好浙江省地方标准《烧结砖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单位产品能耗和计算方法》的宣贯工作,配合浙江省能源标准化委员会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墙材行业实际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 (六)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新型墙体材料信息发布制度;继续完善和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指导和推进全省新型墙体材料持续快速发展。 (七)加大宣传培训,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重大意义和推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经验、做法,宣传有关的政策法规及新产品、新技术;大力表彰和奖励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拒不执行有关政策法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予以揭露和曝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建设单位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观念,增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服务的意识;加强系统和制度建设,推进全省墙改系统“参公”管理实施进程,完善内部的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及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和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新型墙体材料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
|
宁波市墙体材料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浙ICP备13028572号-1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山东路1888号嘉恒广场B座502室 邮编:315040 办公室电话:87751498 制作维护:方亿科技 |